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認為推動循環經濟是氣候變遷調適的策略之一,能夠減少排放、增強災害危機的應變能力、建立更宜居的城市及促進科技創新。即使在2100年時達成「巴黎協定」中設定的氣溫上升幅度1.5˚C內,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成本仍高達54兆美元。
現今的調適措施主要為發展再生能源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其中能源使用僅占55%,另外45%來自於車輛、衣服、食品等其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。因此,需藉由推動循環經濟,改變產品的生產與使用方式,達成減排的目標。
循環經濟策略可優先從水泥、鋁、鋼鐵、塑料與食品業等五個產業來推動。預估至2050年時,預估前述四產業之工業材料相關排放可減量40%(從93億噸減至56億噸),食品供應鏈則可降低49%(從114億噸減至57億噸)。
任何循環經濟轉型均須由各單位合作執行,如國際組織之推動重點可包括造林與能源轉型等。政府和都市能以循環經濟原則來推動氣候變遷調適。企業則可在營運策略推動的過程中擴展新的機會與價值。
零排放經濟已成為大家的共識,如何實現是個使命,也是個挑戰。
資料來源:
Completing the Picture: How the Circular Economy Tackles Climate Change
https://www.ellenmacarthurfoundation.org/publications/completing-the-picture-climate-change
圖片來源:Circular Regions (https://circularoslo.com/what-is-the-circular-economy/)